首页
搜索 搜索

天天看点:又是一年就业季 各地纷纷出招:毕业生去哪儿?

腾讯网     2023-05-14 11:23:43

一年一度,毕业季将近,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多个省份也公布了本地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均创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各地纷纷“出招”,出台支持政策、加大企业拓岗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哪里的举措最有亮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应该如何长远筹谋、系统解决?

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投了十几份简历才收到一张offer

2023年高校毕业生又增加了

“一开始我投了十几份简历,都没什么回应。” 今年春招以来,华东理工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小王感受到了就业的“难”。

小王的就业目标是银行及金融单位。她表示,在自己找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通岗位的竞争者常常不光有国内应届毕业生,还有很多归国留学生。两三个月充满煎熬的等待后,她才收到了唯一一份来自证券公司的offer。

小王的经历背后,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比去年增加8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放眼地方,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多地毕业生数量也同比增加——广东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7万人,同比增幅35.6%;河南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万人,创历史新高;江西预计为45.7万人,同比增加22.19%;陕西预计将达45.4万人,总规模为历年之最;贵州预计为27.4万人,毕业生规模创近年新高……

“近两年,因疫情原因,高校研究生持续扩招,当前也迎来了毕业阶段,这是毕业生人数高的原因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大专以上高校扩招,毕业生的人数会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将偏向平稳,不会再像前几年那么快。

毛宇飞认为,对于当前毕业生人数增加,应该理性看待,一方面代表就业人口素质提升,有助于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社会更容易产生结构性矛盾,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竞争压力,表现出来就是当前的“就业难”。

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毕业生就业去哪儿?

各地纷纷“出招”

毕业生去哪儿?今年以来,为了帮助“史上最多”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举措。

一直以来,企业都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各地不断开拓就业主渠道,例如,落实补贴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大频率频率组织企业招聘会,让高校负责人带头访企拓岗等。

例如,广西公布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开展重点优质企事业单位岗位推送行动,全年提供不少于8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安徽公布,积极引导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开发高质量就业岗位不少于60万个。

同时,不少地方也鼓励毕业生采用灵活就业方式,鼓励自主创业,设置见习岗位等促进就业。比如,云南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原则上取消反担保要求,可提供不超过20万元不超过3年的贷款。广东明确,实施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全年募集见习岗位数不少于6万个。

此外,记者注意到,多地还出台考公、事业单位扩招政策,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例如,考公方面,湖北安排4406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方面,2023年甘肃省政府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补助,为期三年。

毛宇飞认为,以上各类举措对促进就业都有积极影响,尤其是拓展企业岗位。不过,针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而言,考公扩招、基层就业等方式能提供的岗位容量有限,并不一定是解决就业难最有效方式,但对毕业生而言,也可当成积累经验的途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专家支招长远解决“就业难”

提醒毕业生调整心态很重要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各地举措成效几何,有待时间验证。不过多年来,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连续增加,系统性、长远性地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毛宇飞认为,连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行业方面,新兴制造业等岗位要求高,但人才知识技能与要求不匹配;二是区域方面,一线城市人才集聚,但二三线及更小城市人才不足;三是用人单位方面,国企更加稳定会受到青睐,但中小微企业变动较多不太被选择。他表示,解决这些矛盾,才有望系统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对此,毛宇飞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到要增加市场有效需求。他们都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增加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扩充岗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熊丙奇还认为,拓展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很重要,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多种力量参与,在不同区域创造适合毕业生的岗位,例如,积极引导毕业生除了关注热门行业外,还要关注更多行业;除了在一线城市,也要引导他们走向二三线城市以及县级市等。

同时,针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配现象,熊丙奇表示,应该从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尤其各高校应该加强职业教育,让毕业生无论处在哪个层面毕业,都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对毕业生个人而言,毛宇飞与熊丙奇都提出,在当前竞争压力较大前提下,应届毕业生首先要调整心态,要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再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就业岗位。

此外,“对于当下的毕业生而言,最好还要掌握一些数字化技能,包括excel软件处理、编程技术等,这些在当前数字时代求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毛宇飞补充道。

(文中应届毕业生小王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