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2600年前,皖南先民吃些啥?

腾讯网     2023-08-04 21:23:05

撰文 / 吴妍 汪静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绘图 / 骆玫

不同于今日多元化的饮食,

我们的祖先吃些什么呢?


【资料图】

这还要从我们的母亲河说起。

母亲河:农业起源的中心

黄河、长江两条河流千百年来惠泽着华夏子孙。距今1万多年前,以黄河、长江为中心分别诞生了粟黍农业与稻作农业。我们现在日常食用的小米与大米自那时起就被先民种植,用以果腹。

考古资料显示,在农业产生之初,粟黍农业与稻作农业各自独立发展,生产小米地区的先民还不知道大米为何物;同样,最初食用大米的先民也不知道有小米这种粮食。然而,在当时农业尚未发展的大部分地区,先民们还不会种地,主要以原始的采集、狩猎方式获取食物。其后,农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皖南先民最早的食谱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农业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安徽南部地区由于考古资料较少,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考古资料显示,7000年前,位于安徽南部沿江平原区的缪墩遗址(距今7010~6840年)已发现稻作农业证据:这里的先民以水稻为主食,同时可能采集野生的莲藕、薏仁、芡实、橡子来吃。

水稻的早期利用,使先民们不用和从前一样每天为吃什么而发愁,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修缮住所、改善居住环境、创造精美的陶器,甚至是在陶器上捏塑、描绘喜欢的花纹。皖南地区发现稻作农业证据的凌家滩遗址(距今5600~5300年)出土了大量宝贵文物,精美的玉雕充分展示了皖南先民高超的雕刻技术与社会发展水平。美丽的艺术品背后,是支撑人们生存的可靠食物来源——美味香甜的大米饭。

“泰伯奔吴”与粟黍南传

在安徽南部沿江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地带,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文化堆积厚、埋藏内容丰富的井水墩遗址。

笔者及团队对遗址中用浮选法(选取发掘现场的土样放入水中,利用滤网和筛子反复过筛,使微小的植物遗存脱离土壤浮于水面)收集的样本进行了年代测定,同时也在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遗址不同深度沉积物中提取的植硅体样本。

研究显示,井水墩遗址中,距今4874~4820年的早期地层情况与周边皖南沿江平原地区遗址相似,只有水稻植硅体与水稻大植物遗存;而在距今2667~2568年却有水稻遗存及粟的碳化植物遗存,在相应深度的地层中,还有粟黍的植硅体。在皖南地区,发现大量早期粟黍类植物遗存尚属首次!

2600年前,原产自黄河流域的粟黍是如何传播到皖南地区并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呢?这可能与“泰伯奔吴”有关:周太王之子吴太伯(又称泰伯,距今3165~3074年)自以粟黍农业为主的周文化中心区南奔,建立了吴国。当时,皖南地区正好属于其势力范围。

考古资料显示,吴国青铜器受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风格,这也在实物上证实了当时皖南地区与周王朝确实存在文化交流。

研究人员曾在吴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农具,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粮食,这说明吴国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

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这时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温度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那时,在皖南耕种结实率较高的粟黍,可以增加收成。

文化交流与气候变化是农业传播与发展的关键动因,井水墩遗址粟黍类遗存的发现,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时期区域间存在着文化交流。粟黍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为吴国后期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

得益于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代代相传、不断创新的种植技术让我们在今天可以享受到充足、丰富的食物。时至今日,在华夏大地上起源的小米与大米已经传播至世界各地,并开枝散叶;而来自美洲的玉米、来自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也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我们随时都可以轻松享用这些有着古老传承的食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业的传播与发展成就了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一瓢一饮中,都凝结着古人的辛劳与智慧!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