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吉林新观察丨吉林公主岭:依托国家农高区为现代农业探新路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东北松嫩平原,沃野千里。在刚刚过去的春耕期,黑土地上农机穿梭,一派耕种忙碌景象。坐落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公主岭市的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长春国家农高区)建设火热进行,科创中心、智能化无人农场、深加工食品产业园……现代农业经营场景雏形已现。
长春国家农高区启动建设一年来,公主岭市依托这个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平台,集聚种业产业链,强化黑土地保护,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新路,逐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育好农业“芯片” 打造东北种子集散地
不久前,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台台农机穿梭其间,播种、覆膜、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这个占地上万亩的制种基地内播种了几十个玉米品种,未来这里每年数千万斤玉米种子将销往全国各地。这是公主岭市正积极打造的大型制种基地。
公主岭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是排名全国前列的产粮大县。去年5月,长春国家农高区这个国家级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落户公主岭并启动建设。这里正在建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智能农业装备制造、玉米精深加工等板块,形成现代种业示范基地等六大基地,将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先行区和绿色循环农业科技新城。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一年来,长春国家农高区引进了中化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知名种业研发企业,同时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18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依托长春国家农高区这个种业科研创新平台,公主岭市也与吉林省农科院等一批省内种业科研院校建立合作,为种业引进人才提供渠道,吸引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落地和一批企业、科研机构落户。今年,公主岭市依托专家团队建设300亩玉米高产竞赛展示基地和200亩玉米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展示玉米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去年,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落户公主岭市并建设大型制种车间。今年备耕期,企业制种车间里机器轰鸣,玉米棒子经过烘干、脱粒、精选等流程被制成一粒粒种子。这个制种车间可年加工玉米种子1亿斤,不仅满足企业需求,还能为域外种子企业代加工。
目前,公主岭市种业自主繁育的玉米品种600余个、水稻品种300余个、大豆品种60余个,全市年生产经营种子1.4亿斤以上,约占全省用种量的四成。
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繁强说,依托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不断加大制种基地建设和新品种示范推广,把公主岭市打造成东北地区的种子集散地。
用养结合保护黑土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村,大地里玉米苗长势喜人。走进地头,农田里还依稀可见粉碎的秸秆。这几年该村种粮大户李振军尝试应用秸秆还田、米豆轮作等多种黑土地保护措施,保护效果越来越明显。“化肥用量减少了,但玉米仍然能稳产增产,抗灾能力也增强了。”他说。
作为产粮大县,公主岭市把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等作为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这几年,公主岭市共完成玉米秸秆全量粉碎深翻还田76.9万亩,增施有机肥76.8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区内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67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3.6%。
去年以来,长春国家农高区启动建设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聚焦黑土地用养结合开展“一县一业”等30个科研项目年度课题,打造东北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在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试验示范基地里,农业专家们将秸秆和畜禽粪污进行堆沤,发酵成粪肥,并在春耕期将这些粪肥抛洒到地里,实现地力提升。“通过有效利用秸秆和粪污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提升黑土地地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莉霞说。
目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已在公主岭市开展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等多项新技术。
有了专家的科技助力,公主岭市打造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园,为当地种粮大户示范推广最新的黑土地保护技术。
在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集合了中科院、吉林省农科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的试验田,集中进行优质玉米品种展示和保护性耕作等绿色、先进农业技术示范。这几年,公主岭市落实黑土地保护项目和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孟繁强说,以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引领,重点进行黑土地保护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和探索,让新技术新模式惠及更多的农民,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
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 推动产粮大县高质量发展
年加工4.6万吨肉制品项目、年产30万桶爆米花项目、年产2000吨杂粮面条项目、蔬菜预制食品项目……
在长春国家农高区食品产业园,现场正在建设15栋标准化厂房、2栋冷库及相关配套设施,虽然建设尚未完工,但产业园已引入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现代食品产业项目。
聚焦强链补链,打造全国玉米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是长春国家农高区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以长春国家农高区发展为引领,公主岭市正围绕玉米做文章,通过延伸粮食产业链,推动玉米精深加工、肉牛、健康食品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产粮大县高质量发展。
在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一穗穗鲜食玉米南京国切割、蒸煮、包装等流程,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商超。“现在全年都是加工季,除了国内还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负责人刘友刚说。
这几年,公主岭市依托玉米生产优势,出台玉米食品产业扶持政策、建设玉米食品产业园,培育和支持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农嫂、德乐、祥裕等一批玉米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如今,全市年销售鲜食玉米超4亿穗,产值达14亿元,带动超5000户农民增收。
公主岭市作为产粮大县,每年还产生上百万吨秸秆资源。近两年,吉林省启动“千万头肉牛工程”,鼓励农业大县发展肉牛产业。2022年,长春国家农高区和科研院校签订协议,共建肉牛产业研究院、肉牛良种研发中心,为肉牛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秸秆、玉米饲料喂牛,牛粪还田肥沃土地,公主岭市立足粮食饲料产业基础和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探索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在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玻璃城子村,一个占地10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肉牛养殖场正在施工。在部分已投入使用的牛舍中正饲养着海福特、西门塔尔等优质品种肉牛2000余头。“未来这个养殖场将存栏2万多头肉牛,年出栏1.5万头,并就地屠宰加工成牛肉产品销往全国。”认养一头牛公主岭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说。
目前,公主岭市引进了多家域外肉牛企业,共同建设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肉牛繁育和育肥基地、肉牛屠宰和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未来,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可实现产值48亿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牧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