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资讯!有了技术支撑,江津枳壳品更优!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走进广兴镇沿河村枳壳种植基地
(资料图片)
只见翠绿的枳壳树遍布林间
▲陈大霞和专家团队查看枳壳开花情况 记者 吕晓 摄
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中药材(枳壳)首席专家
陈大霞及其团队成员
穿行枳壳林间
仔细查看花苞长势、掉落情况
指导农户保花养护、春季施肥等
江津区是川枳壳主要发祥地之一,其品质优、药效佳。清末民初,江津枳壳就成为全国大宗药材,还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产品。如今在我区,枳壳主要分布在綦江河流域、笋溪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等区域的15个镇,现有种植面积13436亩。
陈大霞来自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从事中药农业研究已有20余年,2022年被选聘为江津区中药材(枳壳)首席专家。她组建了中药材(枳壳)首席专家团队,主要开展筛选江津枳壳优良种质、构建枳壳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优化初加工工艺、建设示范基地与培养本土人才等工作。
▲陈大霞向农户讲解枳壳保花技术 记者 吕晓 摄
“通过对重庆及周边36个不同产地的枳壳样本进行检测,我们发现取自广兴镇、夏坝镇30株百年枳壳老树的样本有效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显著高于其他植株,可作为筛选优良品种的候选株系和优质穗条进行扩繁。”陈大霞介绍,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有极大的不同,其有效成分决定着销路和效益。因此,中药材的种植非常需要质量检测和种植技术的支撑。
▲陈大霞和专家团队探讨生态种植技术 记者 吕晓 摄
同时,陈大霞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枳壳种植农户采用除草剂控草,不利于生态种植,且种植模式以净作为主。为了提高枳壳效益和规范化、生态化种植水平,陈大霞团队建立了枳壳生态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0亩,推行枳壳林缘行间种植豆科绿肥箭筈豌豆,重点示范化肥减施、绿肥还田以草制草、秸秆覆盖保墒控草、种养结合等种植技术。
此外,团队还研究确定了枳壳的最佳采收期与最优初加工工艺,起草了《采收与初加工技术操作规程》,该规程目前已列入2023年重庆市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陈大霞查看枳壳花苞长势 记者 吕晓 摄
“江津枳壳产业要做大做强,良种化是从源头提高枳壳产量和控制质量的首要保障、生态化是助力枳壳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陈大霞表示,下一步团队将对目标株系进行再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选育高产、优质枳壳新品种,开展枳壳林下种植模式(黄精、决明子、菊花等中药材)、化肥减施(菌肥、有机肥、复合肥等对比试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研究,助推江津枳壳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吕 晓
通讯员:苏俊杰
编辑:陈柳颖 编审:吴刚 李婉龄
值班副总编辑:贺宝胜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